新闻中心
HEALTH MANAGEMENT
2025-03-04 10:48:48  •  公司新闻
全国爱耳日丨这项早筛检测,关乎宝宝听力健康!

为助力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公众对听力健康的关注度,自2000年起,我国将每年的3月3日设立为全国爱耳日。2025年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趁此之际,让我们聚焦耳聋防控,了解听力健康的相关知识,探讨如何科学有效预防听力损失,让爱的分贝更加响亮!

 

 

什么是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即听觉系统异常引起的听功能障碍,是目前全球流行最广的感觉器官致残性疾病。据世卫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患有致残性听力损失的人数约为4.66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5%,其中约2600万人为先天性耳聋患者,约1/500的新生儿患有听力损失[1]。因此WHO特别强调,及时发现和有效干预听力损失,可保障患者获得最大程度的康复,促进其获得教育、就业和社交的机会。

 

听力损失和遗传有多大关系?

 

我国每年新增约3万例新生聋儿,其中60%的先天性耳聋与遗传基因相关[1]。我国人群携带的耳聋基因变异中,约70%来自于GJB2、SLC26A4、线粒体DNA 12SrRNA及GJB3四个热点基因[2],人群常见耳聋基因变异携带率为5%~6%,即每100人中就有5人、每20人里面就有1人携带耳聋基因[3]

 

本图由AI生成

 

常规听力筛查无法检测基因隐患,而基因检测可以更快发现“沉默的致病基因”。因此,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筛查,可更全面、准确地筛查出遗传性耳聋,更快发现疾病高风险人群。

 

 

耳聋基因筛查

——揭秘无声风险

 

降低新生儿耳聋风险

 

目前常见的遗传性耳聋,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线粒体母系遗传”,其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便夫妻双方听力正常,但双方都是耳聋致病基因携带者,仍有四分之一可能生出听障宝宝。因此,在婚前、孕前或孕早期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可明确下一代患遗传性耳聋的风险,从源头上降低遗传性耳聋的发生风险。

 

 

发现潜在听障高危患儿

 

在众多耳聋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在新生儿早期并未表现出听力异常,而是随着年龄增长才逐渐出现听力损失。对于这类人群,基因检测可助力临床发现携带药物敏感基因和迟发聋敏感基因的潜在听障高危患儿,通过生活方式提示和用药警示,避免或延缓迟发性耳聋和药物性耳聋的发生。

 

 

云康早筛基因检测服务

专业呵护听力健康

 

将耳聋预防关口前移,及时进行耳聋基因筛查,是减少耳聋出生缺陷、提升国民听力健康水平的关键之举。

 

云康生殖诊断中心以临床和疾病为导向,目前已开展数百项检测项目,提供从孕前筛查、产前(孕期)筛查到产前诊断,再到新生儿筛查与诊断的全生育周期遗传学检测服务,为孕前、产前、新生儿三级防控体系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为守护新生儿听力健康,助力遗传性耳聋精准防控,云康推出了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整体解决方案,提供高效、精准耳聋基因筛查和诊断服务,包括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24位点),遗传性耳基因筛查(169位点),遗传性耳基因筛查(321位点)和遗传性耳基因检测panel(NGS)等检测项目,可大范围地覆盖遗传性耳聋基因的相关致病位点,助力临床早期精准筛查、诊断遗传性耳聋,降低耳聋患儿出生率,为每个家庭的幸福护航。

 

健康聆听,无碍沟通

让我们积极行动

通过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

全力做好耳聋精准防控工作

共同呵护孩子听力健康

守护他们的健康未来

 

温馨tips:如何预防听力损失?

 

① 保持良好的用耳习惯

日常保持耳朵干燥,避免过度用棉签清洁耳朵,以免损伤耳道;避免滥用耳药水导致耳道感染。

 

② 注意两个“60”

长时间戴耳机人群应注意两个“60”:① 戴耳机时音量不要超过手机的60% ②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此外,听力损伤者应尽量远离噪音源,少去KTV、酒吧、等噪声环境;

 

③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定期听力检查可尽早发现潜在的听力问题,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维护耳朵健康。

 

参考资料

[1] 《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专家共识(2023)》

[2] 《孕期耳聋基因筛查专家共识》中华耳科学杂志,2022,20(02)

[3] 《遗传性耳聋基因变异筛查技术专家共识》

Copyright 2023 Yunka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2059545号-6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